政务新媒体
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: 首页>工作动态
【工业强县 向“新”而行】兴文县:绿色+智能双轮驱动,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
不断夯实“稳”的基础,持续积聚“进”的力量,兴文县正处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时期。

近年来,兴文县开辟传统竹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,抢抓“以竹代塑”发展机遇,培育竹产业集群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同时,以创新驱动为引领,深入实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制造业“智改数转”行动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持续释放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

一、抢抓“以竹代塑”机遇,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

近日,记者来到位于兴文县经开区的四川大江禾竹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机器低鸣与竹香交织,映入眼帘的便是宽阔的厂房、先进的生产设备,智能化的生产线。车间里严谨的生产流程、忙碌的工人和高效的生产能力让人眼前一亮。

据了解,大江禾竹业有限公司重竹地板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,项目占地面积约45亩。大江禾竹业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两条重竹地板生产线正式投产后,预计楠竹年消耗量在10万吨左右,企业的年产量在50万至60万平方米之间。”

下一步,大江禾计划与兴文部分竹资源丰富的乡镇进行深入合作,收购楠竹,还将提供100余人的就业岗位,带动地方群众就业增收。企业在竹材加工领域的深耕细作,展现了其在绿色创新方面的实力,让“以竹代塑”更加“脚踏实地”,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点。

二、“智改数转”赋能,助力企业转型升级

近年来,兴文县依托数字化转型升级,不断为工业制造赋能,兴文经开区不少企业开启了智慧生产、智慧管理的新模式。

走进兴文经开区的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工人正在操控面板上调整生产参数。控制系统收到确认指令后,便指挥机器运转起来,一批按照预设参数生产的竹纸浆模塑餐具成品,源源不断地下线。

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我们介绍:“后续我们会使用开箱机和封箱机达到自动封箱。即通过机械手把纸箱放置在传送带上,直接运送到库房,再通过机械手自动分拣、AGV(自动导向车)实时运送到每一个库位,这就实现了我们的一个数字化、自动化。”自动化技术不仅运用于生产流程,公司还计划将数字化运用到仓储管理等多个环节,健全管控体系,实现更加全面精准的数字化转型。

据了解,目前已印发《兴文县2024年制造业“智改数转”工作方案》,下一步,将紧密结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实际需求,培育一批“智改数转”的标杆企业和项目,为企业争取更多的“智改数转”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,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,推动更多企业加入到“智改数转”的行列中来,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。

三、以科技为翼,助推服务新效能

兴文县首个智能化水厂——太平自来水厂已投入使用,展现智慧供水新貌。

依托“智慧大脑”一张网,水厂采用全智能操作系统,涵盖了生产实时监控、远程控制、智慧安防、数据分析、设备运维和移动应用等业务模块,可实现实时闭环跟踪,快速精准评估安全生产风险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,达成厂站的集约化智慧管理。

“自动化管理平台能让我们随时掌握水厂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,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远程操控设备启停、参数调整,通过对数据的分析,能精确地调配资源”,兴文县太平自来水厂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
后续水厂会依据周边人口增长,以及企业的扩张状况,适时评估水厂扩容需求,进一步升级智能化管理系统,提升运维效率与精准度,逐步拓展供水范围,助力兴文经开区向外延伸产业布局。

兴文县始终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,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,聚焦数智技术、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坚持强龙头、补链条、聚集群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、积极布局未来产业,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持续以“工业优先、农旅升级、城乡融合、民生共享”为发展路径,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兴文实践新篇章。